文字整理:古家萱
隨著手沖咖啡的流行,越來越多人加入了研究咖啡豆的行列,而除了以產地名稱分類,例如帶有巧克力風味的巴西單品、果酸感強烈的肯亞咖啡豆之外,是否還有其他簡單又好記的分類方法呢?
前陣子在日本的募資平台Makuake上出現了一款名為「CODE COFFEE」(程式語言咖啡豆)的商品,分別以C、 Java、 Perl 、 Python 、 Ruby 、 Go 、 Java Script 、 Swift共八種程式語言重新包裝咖啡豆,極具創意的商品概念立刻獲得了廣大的回響,募資計畫也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確定達標!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好奇,這些程式語言到底代表了什麼?它們和咖啡豆風味之間又有什麼關係?
#Code 01:C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C 語言被稱為基礎語言,是一切程式語言的源頭,因此以同樣被稱為咖啡之源的巴西豆與哥倫比亞咖啡豆依比例混合,製作出一款帶有「原始風味」的咖啡商品。
#Code 02:Java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程式語言,Java的存在就宛如現代程式碼的祖先一般,因此選擇以被稱為「咖啡原種」的衣索比亞摩卡為主調製成,帶有野性的狂放風味。
#Code 03:Perl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Perl是一種曾被工程師頁界廣泛使用的程式語言,但在近代已越趨少見,因此CODE COFFEE選用同樣曾經風靡咖啡界、且也漸漸被淡忘的坦尚尼亞吉力馬札羅風味作為其代表。
#Code 04:Ruby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Ruby是一種由日本人所開發,融合了各種語言功能的程式語言,相當為日本工程師所熟悉。味表現這樣的親切感,CODE COFFEE混合了多種豆子,調製出一款符合日本大眾口味的「日式風味」咖啡豆。
#Code 05:Python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Python常使用於現代的人工智慧系統開發工作中,以簡潔俐落著稱,因此採用經加工處理的低咖啡因咖啡豆,象徵捨去不必要的負擔。
#Code 06:JavaScript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JavaScript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程式語言,有著可以與各類語言相容的特色,延續此概念,同名的咖啡豆選用適合加入牛奶與各種調味的瓜地馬拉咖啡,來代表其兼容並蓄的特徵。
#Code 07:Go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Go是由Google開發的一種語言,有著強而有力、具規範性的嚴格規格,因此CODE COFFEE以較少喝到、風味獨特的衣索比亞耶加雪夫來象徵其特殊性。
#Code 08:Swift
Photo Credit: CODE COFFEE
Swift是一款由Apple特別為iOS系統所開發的程式語言,因此在風味上,設計者也非常簡單明瞭的直接在豆子中加入了蘋果風味,這同時代表了Apple不設限的想像力與其公司名稱字面上的意義。
開發出這項商品的公司Blue Puddle為求精確,還特別找來多位工程師實際測試並調整風味,而更不可思議的是,它們還在工程師們經常出現的Github上開放網友意見回饋。也因此出現了許多有趣的內行討論串,例如:
Photo Credit: fetus-hina@GitHub
如果你對這款有趣的咖啡豆也有興趣,不如在募資正式結束前加入贊助的行列,等拿到商品、實際品嘗後,也不要忘了到Github與版上的各位大大好好切磋一番。
參考資料
プログラム言語のコーヒー「CODE COFFEE」
CODE COFFEE Official Website
同場加映
今天的天氣預報是一個大麥克:麥當勞的街頭話題行銷術
台灣無美酒?打破眾人刻板印象的風土葡萄酒:威石東
責任編輯:古家萱 核稿編輯:劉怡廷
# Code Coffee
# 咖啡豆
# 咖啡風味
# 程式語言
# 程式語言咖啡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