耗时八年,集齐「妖魔鬼怪」四部曲,为圆童年一个梦|《平妖传》编辑手记

365bet娱乐场开户 2025-07-29 11:56:25 admin 阅读 7893
耗时八年,集齐「妖魔鬼怪」四部曲,为圆童年一个梦|《平妖传》编辑手记

去年下半年,偶然在网上刷到毛晓彤主演的电视剧《平妖传》,还没上映。心想:可以蹭蹭电视剧的流量,本来只能卖3000册的书,怎么着也能卖个5000册回本吧?于是就这么莽莽撞撞地申报了选题。

电视剧是明线。还有一条暗线:我年幼时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《天书奇谭》改编自《平妖传》。做这样一本书,也是为童年圆个梦——什么时候能做一本与《魔神英雄传》有关的书呢?

是为本书缘起。

市面上已有几个版本的《平妖传》,我如何能做出一个别具特色的版本呢?文本都是大同小异(引进版图书还有译本优劣的区别),怎么也做不出花儿来,我便将目光放在了插画上。在售的只有一个版本有少量插画(且不随文插入),是请当代年轻画师绘制的。为什么不收古人的绣像呢?

首先要对《平妖传》的版本做一个简要说明。此书有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两种。经学者考证,目前普遍的看法是,二十回本由罗贯中编次,四十回本由冯梦龙在二十回本的基础上增补。要做就做全本,所以二十回本的绣像首先被排除——否则,以下这个明代万历年间刊本(《古本小说集成·三遂平妖传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)的插图倒是蛮合适的。

这个插画一左一右合为一图,嵌入二十回本的正文之中,共计30幅图(因为有一页图缺失,所以实际上是29.5幅图,占59页)。这一批图的原创程度较高——我找到的其他绣像刻本,其插图都是对初版绣像的重绘或模仿。

以下绣像出自四十回本的《古本小说集成·新平妖传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,先不论图片清晰度,数量实在太少,一页一幅,只有20幅。这个版本是明代崇祯年间金阊嘉会堂刻本《墨憨斋手校〈新平妖传〉》,即 明代泰昌元年( 1620 年)《天许斋批点北宋〈三遂平妖传〉》刊本(后面会提到,这是我做的这个版本的底本)毁版后的重刻本。

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找到的《映旭齋增訂北宋〈三遂平妖全傳〉》十八卷刊本,画风清奇,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是对天许斋版插画的模仿,但做了漫画式的简化和变形,别有一番风味。可惜插画数量太少,只有18幅。

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到的《繪圖前金臺〈平妖傳〉》只有二十回,但从目录看,应该是四十回本的残卷。插画仅10幅(如能找到后二十回,总共也只有20幅),画风非常写实,不是我的菜。

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,插画数量最多、质量最优的《平妖传》当属明代泰昌元年(公元1620年)《天许斋批点北宋〈三遂平妖传〉》(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),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刊本。绣像共80幅,每一回2幅。其实,这80幅图曾于32年前在国内影印出版过,收入中华书局《古本小说樷刊》第三三辑——但该书诚不我欺,果真是“影印”,而且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,图片质量一塌糊涂,该糊的地方糊,该缺的地方缺,底本中带印章的地方也没做处理,把印章原封不动地“影印”了下来。

在做完这些插图的梳理工作之后,我信心大增,确实有机会做出一个超越各种旧版的新版了。

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网站上有天许斋版的高清扫描图可供下载,而且慷慨地给予了Creative Commons授权。但原图直接“影印”是不够用的,得做修复,而且修复的工作量特别大——辛苦设计师Mitaliaume了!

修复不是重绘,得最大程度地尊重原画师的作品,遵守绘画的基本逻辑,不能擅自添笔。原书纸张很薄,而且经过四百年时光的洗礼,透字严重,每一幅都要小心翼翼地去掉背面透过来的图像。遇到有些图上盖有大大小小的印章,还得把印章一个个地处理掉。请看下面这幅图处理前后的对比:

有些原图漫漶不清的地方,得根据逻辑连笔补实,比如下图中右上角那个罐罐:

甚至有些因为实体书褶皱导致的图片变形,也得复原如初,比如下图的左下角:

费了老大的劲,总算把80幅图修复完成。因为凝聚了后加工的心血,所以也不怕被其他出版机构“盗用”——如果其他出版机构想要收这些图,要么自己找人修复,要么从我们这里获得授权。

1937年,上海中央书店出版过绣像版的《平妖传》,它的所谓“绣像”,真的就是绣“像”,把书中出现过的主要人物(共29位)一一做了描画。

我把这29幅图也收了进来(仅仅把从右到左排列的繁体人名改成了从左到右的简体),和正文中描画情节的80幅一起,凑足109幅,“绣像珍藏版”当之无愧了。

可惜的是,古人不太重视著作权,这些插画的作者都不可考。

插图敲定,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这是一本小说,不是图册,文本内容才是第一位的。以天许斋版为底本,做了逐字逐句的校点;有个别缺页的地方,参校墨憨斋版。在编校的过程中,发现与市面上通行的其他版本略有出入,也以天许斋本为准。比如第一回的这个“打”字,几乎所有版本都写作“劾”——经查阅多个明清刻本,都是写作“打”的,我就保留了“打”字,并加注以做说明。

比如第二十回的标题,所有版本都写作“胡浩”,但明清刻本上都是“胡洪”——这位胡员外,名浩,字大洪,省称作“胡洪”,倒也不无道理。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,我们这个版本定为“胡洪”。

我做的这个版本不是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,是给普罗大众闲读取乐的,所以并未保留底本中的绝大部分古字、异体字、通假字等,而是在充分尊重原始刊本的前提下,酌情做了简化和改动,如变“到”为“倒”、变“磁”为“瓷”、变“蚤”为“早”、变“疋”为“匹”、变“题”为“提”等,以便当代读者阅读;在有必要的地方,增添了少许注释。

书中有个“(上)厌(下)肉”字,为了查实,颇费了一番功夫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没收,《汉语大字典》没收,连《康熙字典》都没收,后来好容易才在一个比较偏门的词典里查到,意思是“疮痂”。字库里没有,只能造字。

原书中疑有几处作者手误(或刊排错误):圣姑姑的老家有“安德州”和“德安州”两种说法,经查,取了“安德州”这种说法,并在书中做了统一。

本书除了四十回正文,还收录了张无咎所作之《序》及罗贯中编、张无咎校《引首》各一篇,都出自天许斋版。《序》末还把张无咎的两枚印张拷贝了过来,嘻嘻。

最后谈一下装帧和版式设计。本书虽为简体横排,但每一回的开头都做了“仿古”设计(见上面的截图和下面的实拍图),把标题嵌入两横一竖之中。目录也是如此,并加了祥云图案,错落放置,以做点缀——刚好凑满四个整页!

装帧形式是复古的裸脊锁线装:

用的绿线,在白色的内页中特别突出:

封面插图取自内文,请插画师逸书(是我们即将出版的《undefined》的插画作者!)上了色:

用雅致吸墨的杰尼雅特种纸印刷,显得非常黯淡,妖气浓郁:

以黯淡的插画为背景,硕大的书名烫磨砂金,对比强烈,质感满满:

前后环衬与封面封底正反两面印刷,环衬插画也取自内文,用黄绿渐变色铺满:

环衬背面那一页,分别从底本中提取第一回和第四十回的起始页,底色深绿,文字浅绿,郁郁森森:

希望这个版本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~

一审|吴妤珑

二审|冯博

三审|谭菁菁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怎么玩自己J爽*怎么能让下面舒服一点
如何在 iPhone 上全選照片 (iOS 18)
《掠食》掠食支线任务问题:后面去哪里找厨师和梦魇灵能电击枪编织魔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