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方交会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,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、b,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,称为后方交会。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,它可以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,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或距离,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,而后计算待定点的坐标。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前方交会、后方交会、侧边交会和自由设站法。
定义
如下图所示,已知 A、B、C 三点的坐标,通过测量三个角度 α、β、γ 即可求出这三个角度顶点 P 的坐标。此即为后方交会。
计算公式一
后方交会有如下计算公式:
实际测量时一般是使用全站仪测量三个方向角 PA、PB、PC。根据这三个方向角计算如下六个变量,然后再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点P的坐标。
计算公式二
全站仪测量三个方向角 PA、PB、PC。根据这三个方向角计算点P坐标的公式如下:1
危险圆
点 P 在三角形 ABC 的外接圆上时,α、β、γ 将保持不变。如此一来,点 P 的坐标将有无穷个——外接圆上的任意一点均可以是点 P。此时,使用计算公式计算点 P 坐标时,可能会因为除以零而得到无效解。
点 P 靠近外接圆时,很小的观测误差都会引起点 P 位置的较大偏差。因此,称三角形 ABC 的外接圆为危险圆。后方交会时,应避免点 P 离危险圆很近。
精度
假定水平方位角的观测中误差为,则有:
点P的定位精度为:
定向精度为:
上面两个公式中的 按下面的公式计算
注意:当点P在危险圆上时将等于零,于是定位精度与定向精度将为无穷大。2
测边后方交会自由设站放样方法的应用
郑州—西安(以下简称郑西)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批开建的三条时速达350 km/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之一。轨道结构为整体式无碴轨道。为了满足高平顺性、高舒适性、高安全性和免维修要求,相关技术标准均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。郑西客运专线新渭南高架车站(DIK415+547.6~DIK417+507.07)位于渭南市城市规划区北边缘,渭河大堤的南侧,渭河沙王公路大桥西南侧。该车站设计采用高架桥结构,在我国为首例。
一般放样方法的局限性
在两级控制网(CPⅠ,CPⅡ)建立起来以后,郑西客运专线渭南高架车站桥面系以下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:定期进行控制网复测,钻孔桩放样,放样承台边线,放样墩身,放样垫石边线,放样现浇梁中线,调整悬灌模板,变形(沉降)监测等等。一般工程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有:直角坐标法、极坐标法、角度交会法、距离交会法等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测量仪器日益先进,全站仪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,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设一般多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。但是,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控制点的破坏,更好的保护控制点,线性工程的控制网一般沿线路走向,布设在线路的两侧,导线控制点距离线路中心100m~200m。如图1所示,A,B,C为控制点,当需放样基坑中的承台边线时,若运用极坐标法,那么在A点,B点安置仪器,均看不到基坑中的承台四角,需要设置支导线,到基坑附近安置仪器,然后后视A点或B点,进而放样P1,P2,P3,P4四点。这样,就增加了误差来源和工作强度,另外支导线点没有检核条件,而且在基坑边设置的支导线点经常被破坏掉,保护性不强。
测边后方交会放样方法简介
(1)测边后方交会放样方法
郑西客运专线新渭南车站施工放样利用Leica TCA1800型全站仪,测角精度为1″,测距精度为1ppm+2ppm。LeicaTC系列的全站仪本身自带的程序里就有后方交会(自由设站法)。具体步骤如下:在任意点P进行仪器整平→选择后方交会程序→输入任意点P点名→输入已知点A信息(点名、坐标值)→盘左后视已知点A并测距→盘右后视已知点A并测距→输入已知点B信息(点名、坐标值)→盘左后视已知点B并测距→盘右后视已知点B并测距→设置P点为测站点→测量或放样点位。
(2)点位放样精度分析
点位放样精度分析公式为:
通过精度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:1)当γ=90°时,交会精度最好;2)交会边长在3条及以上时,精度能得到保证。本文中的步骤只是提到后视两个已知点的情况,Leica TCA1800型全站仪可以同时后视若干个,最多可以后视10个已知点,以增加观测条件,提高精度。
研究结论
通过测距后方交会法进行自由设站法施工放样,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:
1)自由设站不受已知点位位置的限制。特别是在放样基坑中的承台边线、放样垫石边线、调整悬灌模板、放样墩身、放样现浇梁中线等工作中更为突出;
2)不用进行仪器的对中工作,仅需精平全站仪,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强度;
3)减少了支导线的布置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样精度。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大,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重视控制测量的精度,而且还应该重视放样精度的提高。3
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:
陈红 - 副教授 - 西南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