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装书原来分这么多种!爱看书的你都了解多少呢?
一百多年前,现代出版进入中国,书籍装帧开始出现变化,以精平装书替代线装书为重要标志。
原来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这么有意思!
△ 线装书
现代图书多为精装书与平装书,平装又称简装,是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的优点后,进行改革的一种常用书籍装帧形式。
△ 平装书
而精装则是一种比较精致的装帧方法
它的装帧工艺更为复杂
△ 精装书各部位名称(可点击查看大图)
精装书成书前要经过
锁线、压平、刷胶、定型、套合等多道复杂的工序
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封壳坚固
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页,使书经久耐用
△ 精装书
在精装书中又有圆脊、平脊之分
硬精装、软精装之分
硬精装、软精装很好理解
依据精装书封面所用纸张的软硬程度便可区分
封面较软可弯折的为软精装
较硬不可折的便是硬精装了
△ 硬精装
但在区分精装书的圆脊、平脊之前
我们要先知道书脊是什么
书脊是指书籍的前封和后封与书背的连接处
平装书的书脊不会高出书芯平面
而精装书的书脊则一般要高出书芯平面
平脊多采用硬纸版做护封的里衬,形状平整
圆脊多用牛皮纸等较韧性的材质做里衬,以便起弧
△ 不同的书脊
还是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?
别急,带你看几个例子就懂啦
△ 《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(全二册)》
这套书便是平脊硬精装
从图片中就能明显的看出平脊精装书的特点
△ 书脊细节图
书芯的书背平直方正
书脊不突出,与平装书的书脊基本相似
书脊与书芯上下环衬互成直角
(这种形式一般只用于厚度20mm以内的精装书籍)
△ 平摊细节图
《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(全二册)》
封面大胆地采用明亮的黄色
在质地坚硬的封壳外还加上一层护封
纹理清晰的护封让图书更显质感
内封皮上的书名采用凹面印字
为图书加上几分工艺感
平脊的设计则更添几分严肃与端正
△ 《缘缘堂随笔》
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
这两本书同为一个系列
书籍装帧方式都是圆脊软精装
与平脊硬精装的区别你看出来了么?
△ 书脊细节图
圆脊图书的书芯背部呈圆弧形
书脊高起有脊垄,坚硬挺实
腔背装的设计既方便阅读
也不影响书脊的印刷效果
(腔背装的书籍平摊时在书脊处会形成一个空腔,
外书脊向外挺出,而内页向上隆起)
是我国目前精装书使用较多的一种装帧方式
△ 平摊细节图
△ 上图的A-C分别是“柔背装”、“硬背装”和“腔背装”
这套书采用最适于捧读的32开设计
轻巧易携、便于翻阅
软精装文艺感十足
使得这套小开本的图书更加典雅、精致
而圆脊的书脊也让它磨去棱角,更显温润
封面去除了多余的设计元素,留下大面积纯色背景
加上整体偏暖的色调,还有生趣的封面配图
让我们感觉与丰子恺、朱光潜先生更亲近了
每篇还配以辑封及小图,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示
(悄悄告诉你,这套书的书芯用纸也很讲究,
靠近还能闻到香味呢)
△ 《呐喊(图文典藏本)》
《彷徨(图文典藏本)》
这两本书采用的是圆脊硬精装的装帧方式
装上书壳后有明显的书槽
让书本可以完全摊开阅读
△ 书脊细节图
这种形式适用于装订较厚的书籍
(如《辞海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等都为圆脊图书)
△ 平摊细节图
这套书采用最适于捧读的32开设计
轻巧易携、便于翻阅
圆背精装,体现典藏质感
封面“呐喊”“彷徨”为范曾题字
浅色封面背景加上精致纹理更显素净典雅
内页鲁迅的文字与范曾的配图相得益彰
栩栩如生的为读者呈现鲁迅小说中的世界
排版简洁大方而不失特色
让读者们回归最纯粹的阅读
责编:李婷婷
来源:岳麓书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