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长连接:
客户端和服务器在完成一次请求-响应后,不会立即断开连接,而是保持连接状态以便多次数据交互,减少频繁建立和断开连接的开销。
而TCP协议建立之后本身没有说会断开的,属于是长连接,除非是其中一方主动断开
而长连接一般意味着连接是复用的,每次发送完请求不关闭下次请求继续使用。而如果并发下只有一个连接可用,所有请求就都得加锁排队等待,因此连接池就出现了,连接池里保留一定数量的连接不关闭,有请求的时候就取出可用连接。
而TCP协议并没有限制一个连接可以保持多久,理论上只要不关闭连接,连接就一直存在。但事实上由于NAT等网络设备的存在,一个连接即使没有主动关闭,它也不会一直存活。
NAT是进行网络地址转化的,会对p包的源ip、源端口、目的ip和目的端口进行替换。而假设现在有A和B要进行长连接,实际上并不与B直接建立连接,而是与NAT A建立长连接,而NAT A又与NAT B、NAT B与B建立长连接。如果NAT设备任由下面的机器保持连接不关闭,那它很容易就耗尽所能支持的连接数,因此NAT设备会定时关闭一定时间内没有数据包的连接,并且它不会通知网络的双方,发送方不知道连接已关闭,会继续通过该连接发送数据而接收方也不知道连接已关闭,还会持续监听该连接,这样发送方收不到接收方的响应就会阻塞接口导致超时。
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NAT的一定时间内发送数据包来保证NAT不关闭,这个就是心跳检测机制,实际上TCP协议中就包含了一个keepalive机制:如果keepalive开关被打开,在一段时间(保活时间:tcp_keepalive_time) 内此连接不活跃,开启保活功能的一端会向对端发送一个保活探